紧急预警!19 个互联网 APP / 项目,都是仿冒,涉嫌传销、诈骗,要远离。

2025-10-30

近日公安部通报显示,2024 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 820 余起,涉案金额高达 127 亿元,其中 19 个虚假 APP 及套牌项目正疯狂敛财,从冒充国家项目到仿冒知名企业,套路层层升级却暗藏共性破绽。以下是梳理后的完整预警,建议转发全家避雷。

1. 中央精准扶贫银行 APP:虚构银行送 "资产" 的连环套

核心陷阱:打着扶贫旗号诱导下载,注册即显示 200 万 "银行资产",邀请好友额外赠送 200 克黄金虚拟道具,同时推送伪造的 "国务院扶贫办红头文件" 获取信任,后期以 "账户激活费"" 资产个税 " 等名义索要钱财。

致命破绽:我国根本不存在 "中央精准扶贫银行",该 APP 与已被曝光的 "云家首机 APP" 为同一操盘手开发,不仅含病毒插件,甚至输入虚假身份证号就能完成 "实名认证"。

紧急警示:虚构的数字资产毫无价值,凡是先送 "好处" 再要钱的,100% 是诈骗。

2. 强国复兴 APP:"中国梦"旗号下的下载陷阱

核心陷阱:宣称是 "国家重点扶持项目",主打 "中国梦共同富裕计划",诱导用户加入所谓 "国家项目工作组"。

致命破绽:正规应用商店均无法搜索到该 APP,必须通过陌生人发来的不明链接下载,且编造任意手机号即可完成注册,无需身份核验。

紧急警示:国家项目均通过政府官网公示,从未通过第三方 APP 招募参与者,非官方下载链接必藏风险。

3. 公信帮扶通 APP:服装公司冒充 "国家帮扶平台"

核心陷阱:以 "国家乡村振兴帮扶" 名义,声称登记身份证信息就能领取 "脱贫补偿金",邀请新人注册可获得 50 元 "推广奖励"。

致命破绽:应用商店无下载渠道,技术检测显示其 IP 地址归属一家 2 月新成立的服装批发微型公司,与 "帮扶" 业务毫无关联。

紧急警示:新成立的小微企业根本无资质承接国家项目,切勿上传身份证等隐私信息,避免被用于洗钱或诈骗。

4. 大国智造 APP:索要隐私的 "虚假捐赠" 骗局

核心陷阱:谎称是 "工信部牵头的国家项目",发行 "NIM 数字通证",以 "扶贫助残" 为名号召用户 "自愿捐赠",承诺捐赠后可优先获得项目分红。

致命破绽:实名认证需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,隐私泄露风险极高,且 APP 未在工信部备案,安装时提示含病毒。

紧急警示:正规慈善捐赠通过官方慈善机构进行,任何 APP 索要手持身份证照均为诈骗。

5. 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大湾区)APP:更名续命的政府仿冒者

核心陷阱:冒充粤港澳大湾区管委会,推出 "区域发展投资计划",宣称投资 1 万元 3 个月返现 2 万元,4 月被工信部预警后更名 "共建大湾区" 继续行骗。

致命破绽:香港特区政府与安乡公安已多次辟谣,明确无此类 "投资理财 APP",其所谓 "项目批文" 均为伪造。

紧急警示:政府机构从不通过 APP 开展理财业务,所有政策可在官方网站核实。

6. 辉煌中国 APP:民族资产解冻类的 "收割期" 骗局

核心陷阱:前期引导用户投入几千元 "入门费",声称成为 "项目成员" 后可参与资产分配,后期以 "办理资产提取卡" 为由收取 1800 元工本费,实际发放的是假卡。

致命破绽:属于典型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,目前已进入集中收割阶段,平台无任何正规提现通道,客服频繁失联。

紧急警示:此类项目最终必然关闭跑路,已投入资金的立即止损,切勿追加付款。

7. 盛世中华 APP:公安部通报后的二次收割

核心陷阱:去年已被公安部列入第一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名单,近期换服务器重新上线,以 "之前是系统维护,现在恢复兑付" 为由诱骗老受害者复投。

致命破绽:下载时手机提示 "高风险应用",存在窃取支付信息风险,无任何官方备案信息。

紧急警示:诈骗 APP 二次上线绝非 "恢复正常",而是针对老受害者的 "补刀收割",务必卸载远离。

8. 东数西算:假清算真敛财

核心陷阱:借 "东数西算" 国家工程名义,宣称开展 "全民资产清算与兑付",推出 "股权认购" 业务,签到满 30 天送 "资产纪念章"。

致命破绽:无任何政府或金融机构授权资质,所谓 "资产清算" 纯属虚构,下载链接被多个安全软件拦截。

紧急警示:正规资产清算由法院或金融监管部门主导,个人 APP 操作均为骗局。

9. 终谷集团:瞄准老人的高回报陷阱

核心陷阱:通过线下讲座与微信群传播,向中老年人承诺 "投入 10 万半年返 30 万"" 加入会员享百万养老金 ",主打" 无风险养老投资 "。

致命破绽: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不到 "终谷集团" 注册信息,所谓 "总部地址" 实为虚假地址。

紧急警示:中老年人可让子女协助查询企业资质,凡是承诺 "超高回报" 的投资均不可信。

10. 世界梅协基金会:虚拟货币的 "以小博大" 骗局

核心陷阱:要求缴纳 53U(约 460 元)至 256U(约 1960 元)不等的虚拟货币成为会员,宣称可领取 800 万 "安家费",每月发放数十万元 "工资"。

致命破绽:资金全部通过虚拟货币流转,流向境外无法追踪,无任何国家部门或国际组织背书。

紧急警示: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"低投入高回报" 是诈骗分子的固定话术。

11. 氢能联盟(中国氢能源)APP:注册送钱的引流骗局

核心陷阱:冒充国家能源集团下属机构,声称 "响应氢能发展战略",实名注册就送 3000 元 "启动资金",后续推出 "联盟产业孵化园" 投资项目。

致命破绽:需通过第三方二维码下载,提示 "未备案高风险",中国氢能联盟 6 月已报案辟谣,与该 APP 无任何关联。

紧急警示:"注册送钱" 仅是引流手段,后续必然以各种名义索要投资款,切勿贪图小利。

12. 神州智电 APP:冒充国家电网的杀猪盘

核心陷阱:伪造国家电网标识,推出 "电网投资洗钱项目",声称与 "国家能源战略挂钩",投资门槛 5 万元,承诺月息 15%。

致命破绽:收款账户多为个人账户,无国家电网官方授权文件,客服无法提供企业对公账户。

紧急警示:国家电网从未开展个人理财业务,个人账户收款的投资项目 100% 是诈骗。

13. 神州智店 APP:盯上养老金的仿冒骗局

核心陷阱:同样假冒国家电网,专门针对中老年人,以 "养老金补贴"" 终身医疗保障 "为诱饵,推销" 超高收益率 " 的虚假理财项目。

致命破绽:承诺的年化收益率高达 35%,远超实体电网业务盈利水平,无任何正规金融牌照。

紧急警示:警惕各类 "养老理财" 噱头,国家电网无此类惠民投资项目。

14. 假冒的阿里数农 APP:"李鬼" 分身

核心陷阱:冒用阿里巴巴名义,声称是 "阿里农业板块新业务",推出 "认养农田"" 农产品预售 " 等投资项目,承诺年收益 20%。

致命破绽:与阿里巴巴集团无任何关联,无真实电商或农业业务支撑,客服电话为虚拟号码。

紧急警示:阿里系所有项目仅在官方平台发布,不明 APP 均为仿冒诈骗。

15. 中国中信 APP:银行仿冒者的涉诈业务

核心陷阱:仿冒中国中信银行界面,推出 "中信资产宝" 等虚假理财产品,宣称 "保本保息,随时支取",吸引用户大额投入。

致命破绽:无中信银行官方标识,缺少正规银行 APP 的安全认证环节,功能与银行正规业务完全不符。

紧急警示:通过中信集团官网或线下网点核实业务真伪,勿信不明链接下载的金融 APP。

16. 华信达 APP:虚假资产包的骗局

核心陷阱:冒充信达资产,声称处置 "无人认领资产包",推出 "华信达专属卡" 高息理财,宣称 "购买 10 万资产包一年返 5 万"。

致命破绽:下载时系统提示 "含违法内容,易致财产损失",所谓 "资产包" 无金融监管审批文件。

紧急警示:资产包处置需经严格金融监管程序,个人通过 APP 购买均不具备法律效力。

17. 优利某务(套牌):洗钱杀猪盘的伪装

核心陷阱:冒充正牌优利某务公司,以 "理财返利" 为噱头吸引用户,前期小额返利获取信任,后期诱导大额投入。

致命破绽:正牌优利某务明确声明从不收取用户资金,该套牌 APP 实为诈骗洗钱工具,资金最终流向境外。

紧急警示:通过企业官网核实业务真伪,非官方渠道的理财信息一律不信。

18. 博发 BF(套牌):刷单变种的骗局

核心陷阱:冒充 "博发" 公司,宣称 "广告投流合作",用户交费用后通过点赞、评论获取高收益,拉下线可获动态提成。

致命破绽:需通过第三方二维码下载,APP 提示未备案且含病毒,与正牌博发公司无任何关联。

紧急警示:"简单任务高收益" 是刷单诈骗的典型变种,切勿缴纳入门费或发展下线。

19. DeepSeek(套牌):科技公司的融资骗局

核心陷阱:冒充深度求索(DeepSeek)公司,以 "算力租赁"" 股权融资 "为名向个人收费,声称" 参与科技项目共享收益 "。

致命破绽:DeepSeek 官方 9 月 17 日已在小红书辟谣,明确无此类面向个人的融资业务。

紧急警示:正规科技公司融资不向普通个人开放,收费参与的融资信息均为诈骗。

终极防骗指南:5 招识破所有骗局

  1. 查渠道

    :正规 APP 仅在官方应用商店上架,第三方链接 二维码下载的一律卸载。

  1. 核资质

    :企业信息在 "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" 查询,政府项目去官网核实。

  1. 看收款

    :个人账户、虚拟货币收款的 100% 是诈骗,正规机构均用对公账户。

  1. 弃贪念

    :"高回报"" 以小博大 ""注册送钱" 等噱头背后全是陷阱。

  1. 护隐私

    :索要手持身份证照、银行卡密码的,立即拉黑举报。

若发现上述涉诈 APP,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 APP 或拨打 110 举报。记住:诈骗手段再变,"要钱" 和 "套隐私" 的核心永远不变,守住这两条底线,就能避开绝大多数骗局。


项目群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
猜你喜欢

    数据加载中